孵化內容、升級平臺、聯動資源,歡樂傳媒匠心打造線下喜劇生態
從《歡樂喜劇人》第五季的順利收官,再到《笑傲江湖》第四季的爆笑上演…….不管整個綜藝生態如何風云變幻,人們總能夠看到這些頭部喜劇IP的身影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這些IP幾乎全部出自歡樂傳媒之手。
不過,要想進一步挖掘IP潛力,促進可持續發展,僅僅只有線上催熟是遠遠不夠的,更需要線下孵化發展來助力續航。而作為一家深耕喜劇內容的公司,歡樂傳媒顯然深諳此理。
近年來,歡樂傳媒以喜劇為中心,取已有IP之長,進行有創新、有重點的線下產業布局,力圖做全產業鏈,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喜劇生態閉環。此次,輿情官獨家對話歡樂傳媒副總裁陳圳先生,深入探討團隊在孵化IP線下市場中獨具匠心的運營之道。
歡樂傳媒副總裁陳圳
厲兵秣馬:充分的市場調研
不久前的上海國際電影節,《2019中國電影產業報告》正式發布。報告指出: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大盤高達609.76億,而在多元、豐富的電影市場中,喜劇憑借幽默輕松的平民基調穩居各大題材之首,成為龐大數據的主力軍。
一直以來,不管是電影還是綜藝市場,喜劇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。而作為喜劇行業的先鋒,歡樂傳媒也感受到了喜劇的強大力量?!跋矂∈莿傂琛备菤g樂傳媒自創立之初,就秉承的理念。是剛需,就必然有市場。陳圳先生認為,不只是電影市場,這種趨勢正在喜劇的各個領域得到印證。
的確,喜劇的線下市場同樣發展迅速。
近些年,各大劇場都在逐步增加喜劇的場次占比;“北京喜劇院”等老牌劇場不斷刷新上座率;“北京喜劇節”、“上海國際喜劇節”等專業喜劇盛會接連上演,為線下喜劇的發展錦上添花。
種種跡象表明,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,喜劇早已從融進觀眾的日常,成為一種必需品。而作為專業的喜劇從業者,陳圳先生敏銳地發現喜劇正逐漸成為線下觀眾體驗的新寵,這恰好是市場為團隊提供的絕佳機會。
在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后,歡樂傳媒決定在保持原有核心的基礎上,與其它載體、內容、平臺等充分融合、再度創新,打造線下產業鏈,從產品制作、場地營銷、開發技術、吸引媒介、策劃等多方面打造復合型的喜劇商業體系。
同時陳圳先生提到:“在風潮涌動的喜劇市場還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:喜劇正在跳出傳統發展的框架,與潮流接軌,形成更年輕化的發展生態。相聲、小品、情景喜劇、即興喜劇、脫口秀等都愈發得到年輕一代的喜愛,甚至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?!?span>
這樣的特點不僅僅體現在年輕觀眾對喜劇的傾斜,更表現在其對線下喜劇的青睞。
在《2018中國年輕態喜劇受眾消費大數據報告》中提到,時下的“年輕態喜劇”的受眾大多以18-29歲的年輕人為主。其中,有60%的受眾觀看過線下的喜劇表演,追求現場更直接、立體的感官刺激。
因此,陳圳先生認為:“市場需求的存在,讓團隊們對喜劇線下市場充滿信心?!贝舜螝g樂傳媒所打造的線下產業布局,也不僅僅要完成IP的線下孵化,更是要讓喜劇落地,與市場接壤,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喜劇生態閉環。
砥礪前行:打造可持續的喜劇生態閉環
但值得注意的是,市場這汪海洋,能承載巨輪揚帆起航,也能帶來滔天風浪。線下孵化雖是一種潮流,也是一種挑戰。對于未知的風險,陳圳先生卻顯得十分有底氣。
此次,歡樂傳媒在前期市場調研的基礎之上,制定了一套從內容到平臺,從已有資源到IP反哺等多維度、有創新、強互動的戰略實施計劃。匠心巧思,可見一斑。
時下,觀眾獲取綜藝的成本低、渠道廣、時間自由。相較綜藝而言,線下演出的門檻更高,審美需求更大。因此,團隊的布局也要更有吸引力和價值。
l 孵化內容
喜劇市場如此熱門,喜劇內容自然也是眼花繚亂、層出不窮。不過,據陳圳先生所言,此次歡樂傳媒并不是漫無目地廣撒網,而是聚焦線下劇場式內容體驗,完成喜劇的細分化、精品化。
比如由永樂演藝主辦與歡樂傳媒合作,盧鑫、玉浩領銜的《喜劇人來瘋·相聲新勢力2019巡演》正在全國展開,“相聲新勢力”把傳統相聲和現代流行音樂結合,表演融入了街舞、流行歌曲、Rap、吉他表演、B-box等流行元素,呈現出多元化的表演風格,讓傳統藝術煥發新的生機。這與時下正流行的年輕態喜劇趨勢不謀而合。
另外,非現實主義題材劇目也正在緊張籌備中。為打造喜劇類別的頭部話劇,歡樂傳媒將攜手更多具有編創、演出實力的喜劇團隊,邀請明星跨界參演,讓線下演出品牌《喜劇人來瘋》更能迎合演出市場的觀眾需求。新面孔、新內容,也必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喜劇體驗。
最巧妙的是,此次線下內容并不僅僅只是演員與觀眾的單向輸出。歡樂傳媒還將開設喜劇特色表演的交流活動,通過多元形式,為喜劇新人、網絡紅人乃至素人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。團隊希望給喜劇演員和愛好者們創造足夠的平臺,滿足不同人群對喜劇表演的欲望和好奇,為喜劇行業發掘、儲備人才。
l 升級平臺
俗話說,好戲搭好臺。如今唱什么戲已經安排妥當,怎么搭臺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此前,歡樂傳媒與國內首個以喜劇為核心定位的專業劇場——北京喜劇院達成合作。依托“戲劇東城”的品牌底蘊,結合歡樂傳媒的內容創造力和運營理念,打造新喜劇、新IP、新國際、新創造的優質格局。
談到此次合作,陳圳先生也十分有信心。歡樂傳媒與天街集團共同成立了北京東方歡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,未來北京喜劇院將由東方歡樂進行運營。他認為,北京喜劇院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、良好的設備資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,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喜劇線下表演平臺。這不僅是讓其成為歡樂傳媒喜劇線下布局的首選合作伙伴,更將是未來開展喜劇線下產業的重要陣地。
通過與北京喜劇院的合作,讓喜劇既抱有一流的專業度,又能從題材選擇、表現形式、傳達理念乃至舞美等各環節更加年輕化,滿足觀眾釋放壓力、追求個性、關注自我的精神訴求。
l 聯動資源
眾所周知,在此前的熒幕征戰中,歡樂傳媒已經拿下《歡樂喜劇人》《笑傲江湖》《周六夜現場》等諸多綜藝IP,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。不過,陳圳先生認為,這是優勢也是挑戰。
通過這些IP為喜劇線下產業帶來影響力,將成熟作品和優秀藝人輸送到線下的演出,這是歡樂傳媒得天獨厚的優勢。但必須認識到,綜藝產品與線下產品存在一定的差異。陳圳先生也多次強調,不能照搬熒幕作品的內容和風格,要在差異化和創新利用下,才能使優勢達成盛勢。
除了品牌內容以外,賈冰、小沈龍、郭陽、郭亮、盧鑫、玉浩等喜劇藝人也是線下產業豐富的資源。目前,團隊已經通過“相聲新勢力”等活動,讓他們從《歡樂喜劇人》舞臺走進劇場,結合現場表演的二次創作使演出收獲熱烈反響。
陳圳先生還表示,這批藝人還將繼續參與到線下的演出中,舞臺喜劇、相聲、脫口秀、小品串燒等多元化的喜劇類型作品也在規劃與籌備中。
可以說,在團隊的藍圖中,所有熒幕作品都可能與線下產業發生順向或逆向IP衍生。而只有IP之間建立有益的反哺,形成閉環,才能為整體產業布局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。
新喜劇,新態度
如此精巧的布局不難看出,此次歡樂傳媒對打造線下喜劇產業鏈是勢在必得。
但同時他們也明白,目前,喜劇產業正處在上升期,喜劇生態也還在形成中。因此,所有的計劃也并不會一蹴而就。對于未來將要面臨的種種挑戰,陳圳先生認為:任何生態圈層的形成,都會在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走向專業化、規范化。
垂直線下市場特點,根據觀眾訴求和市場需要進行作品和理念的創新,完成線下領域的專業運營。同時,歡樂傳媒的布局也并非“空中樓閣”,而是開發基于劇場的商業化運作模式,從產品制作、場地營銷、開發技術、吸引媒介、策劃等多方面打造復合型的喜劇商業體系。
線上持續深耕喜劇綜藝,線下將喜劇細分化、精品化,兩者之間不僅沒有沖突,還要相輔相成、相互補充。無論在線上或是線下,為演員們提供成長的的舞臺與土壤,也讓他們保持與平臺和內容關聯,與公司擁有共同的發展愿景,創造多方共贏的價值。
喜劇是一個融合性很強的藝術種類,要想實現全產業化戰略,那么每條支線都不能放棄。視野只有遍布全產業范圍,才能達到合理布局,喜劇市場也必然會擁有更廣闊的空間。
在采訪過程中,輿情官可以感受到歡樂傳媒對于喜劇事業的信心和熱愛。最后,陳圳先生深情表示:歡樂傳媒一直堅信喜劇的魅力,也堅持深耕喜劇領域。未來歡樂傳媒將身體力行,與喜劇行業的伙伴們并肩奮斗,為中國的歡樂事業貢獻一份力量。